貓的慢性炎症性腸病-林彥仲 獸醫
貓的慢性炎症性腸病-林彥仲 獸醫

貓的慢性炎症性腸病 (Chronic Inflammatory Enteropathy, CIE)-林彥仲 獸醫師

病因

的慢性炎症性腸病病因相當複雜,該疾病被定義為在沒有腸外原因或感性、阻塞性或腫瘤性腸道疾病的情況下,胃腸道疾病的臨床症狀存在超過 3,常見原因包含對食物的過敏、自發性的炎症反應:

  • • 食物反應型腸病(Food-responsive enteropathy, FRE)
  • • 免疫抑制反應型腸病(Immunesuppressant-Responsive enteropathy, IRE)
  • • 抗生素反應型腸病(Antibiotic-responsive enteropathy, ARE,目前對於貓咪是否有抗生素反應型腸病仍有爭議)

臨床症狀

常見臨床症狀包含三周以上的嘔吐、下痢、體重減輕、食慾變化等,臨床症狀可能根據受影響腸道範圍而有所不同,長時間可能伴隨體重下降與肌肉流失等症狀,甚至併發胰臟與膽管發炎而出現腹痛症狀,長時間的腸道蛋白流失也可能出現腹水等症狀

診斷

由於嘔吐、下痢、體重減輕與食慾改變等在貓咪身上是相當不具特徵性的臨床症狀,因此獸醫師會需要很詳細的詢問飼主病史、生活、飲食、驅蟲與預防狀況等並搭配檢查來一一排除可能的原因。

醫師可能會要求的檢查包含:

  • • 糞便檢查、病毒快篩:基本排除可疑的傳染病
  • • 食物排除試驗:選用低敏或較不會被免疫系統識別的水解配方
  • • 基本血液與生化檢驗:了解貓咪目前身體狀況、部分指數的異常與治療方向有關
  • • 甲狀腺檢驗:排除其他也有類似症狀的疾病
  • • 腸胃道影像檢查:包含X光與超音波,檢查腸道肌肉層的厚度、分層狀況以及周圍淋巴結,慢性腸炎與腸道淋巴癌在超音波檢查中不一定有明顯差異,所以若要區分兩者仍會建議採樣,並使用免疫螢光染色或搭配其他腫瘤檢驗工具。
  • • 採樣組織學檢查 : 可分作內視鏡與開腹採樣,一般來說內視鏡的術後併發症較少但範圍侷限在十二指腸區域且無法採樣到完整腸道壁,而開腹採樣則可採到多處完整區域但術後需留意腸道滲漏、傷口感染等風險。

治療

前面提到貓的慢性炎症性腸病有很多種原因,而每種處理方式各不相同。治療計畫可依病情嚴重程度和其餘現實面考量與飼主討論後而定,

  • • 食物反應型腸病(Food-responsive enteropathy, FRE): 需要較長時間的食物排除試驗來確定是否對特定飲食存在過敏反應,通常建議使用低敏配方或是水解蛋白配方有些也會選用少見蛋白肉源的飼料作為嘗試(鴨肉、鹿肉等),完整的食物排除試驗需要嚴格限制其餘飲食攝取。如果臨床症狀隨之改善則確診為食物反應型腸病
  • • 免疫抑制反應型腸病(Immunesuppressant-Responsive enteropathy, IRE):此類炎症性腸病需要透過免疫抑制劑介入治療,通常類固醇為首選用藥。
  • • 抗生素反應型腸病(Antibiotic-responsive enteropathy, ARE):部分病患對於抗生素治療可能會有顯著臨床症狀改善,然而這類與腸道菌叢紊亂的炎症性腸病在貓咪的研究較少且定義上較不明確,對於抗生素治療帶來的益處仍有待評估。
  • • 餘益生菌、維生素等補充也可依病例討論

參考文章

  • • Bandara Y, Priestnall SL, Chang YM, Kathrani A. Outcome of chronic inflammatory enteropathy in cats: 65 cases (2011-2021). J Small Anim Pract. 2023;64(3):121-129. doi:10.1111/jsap.13569.
  • • Marsilio S. Feline chronic enteropathy. J Small Anim Pract. 2021;62(6):409-419. doi:10.1111/jsap.13332.
  • • The Feline Patient, 5th Edition
  • • Small Animal Internal Medicine, 6th Edition